上市前夕,百果园摔了一跤

发布者:三维推

2022-05-09 18:17:43

阅读: 888

距离上市只差“临门一脚”的百果园,在食品安全上栽了跟头。

“对不起,辜负了大家对我们的信任,深感痛心和愧疚。”5月7日,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百果园”)在官方微博发布致歉声明。

致歉缘于5月6日发布的一则爆料视频。有视频博主暗访拍摄了两家百果园门店,发现这两家门店均出现违规操作:不仅水果处理上违规分级,将变质的隔夜水果切块“包装”售卖,还将部分不同价格的水果“鱼目混珠”欺骗消费者,甚至继续售卖明显发霉的苹果。

△图源:曝光视频截图

“没关系,反正人家(消费者)有钱。”视频中的百果园店员直接说道。

针对此事,百果园在道歉声明中表示,涉事门店为成都、武汉门店,未来会对门店管理做持续的改善与升级。

△图源:百果园声明

百果园正在冲刺IPO的紧要关头。5月2日,百果园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抢跑国内“水果零售第一股”。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1年,百果园水果零售额在中国所有水果专营零售企业中位列第一,坐稳“水果零售大王”的头衔。

一路扶摇直上的百果园,却在基础食品安全上“翻车”。“你贵就贵,起码保证新鲜好吃,现在好吃都不重要了,新鲜都做不到”“卖这么贵还不安好心,不惯这样的商家”,在社交平台上,众多网友愤懑评论。

针对食品安全风波及相关上市问题,5月8日,百果园相关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集团正在彻查本次食品安全问题,会进一步整改不足,希望消费者严格监督。“相关上市问题暂不方便做采访,以对外的招股书为准。”该负责人表示。

水果生意难做

黄绿色调的装潢、标准化的店铺形态、推开门便一眼可见的水果阶梯展示架,消费者对百果园并不陌生。

百果园成立于2001年,是集水果采购、种植支持、门店零售、金融资本等于一体的大型连锁企业。2002年,百果园首家门店“深圳福华店”开业;随之,尝试连锁经营模式的百果园,迅速走上扩展之路,成为国内最大的水果连锁零售商,如今估值超600亿元。

发展多年,百果园成功打造出属于自身的知名度,门店密集程度是重要助力之一。

“连锁企业要把规模做大,一定离不开加盟,加盟的魅力在于整合社会资源实现从零到一再到无限的连锁效应”。百果园创始人余惠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一开始,为了抢占市场,百果园采取加盟模式快速扩张。成立6年的百果园,在2007年门店数量便突破100家;2015年,百果园发展超过1000家连锁店,8年间门店数量翻了10倍。

余惠勇一度放言,“2020年,将开店一万家。”

不过,招股书显示,2021年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百果园线下门店为5351家,布局于全国22个省市,其中5336家为加盟店,15家为自营门店。

加盟门店对百果园的贡献十分可观。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百果园的收入分别为89.76亿元、88.53亿元、102.89亿元。其中,2021年百果园营收有81亿元是由加盟店贡献,相当于近8成营收。

但加盟模式在扩张同时,也给百果园带来伤害。5月8日,上海市消保委点名百果园,称品牌不能一味追求扩张速度,而疏于对加盟店的管理和监督。

事实上,百果园的水果生意并不好做。2021年,百果园营收首次突破百亿,但毛利率仅11.2%,净利润则为2.26亿元。此前2019—2020年,净利润处于波动之中,分别为2.48亿元、0.46亿元。

“百果园的扩张能力被资本加持进化到一定水平,但核心风险依旧存在,不能小觑。”5月8日,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一方面,国内生鲜水果市场几乎没有门槛,没有一家企业拥有足够的市占率;另一方面,极度高昂的成本管理难度居高不下,成本的有效控制是难以解决的核心难题。

的确,水果生意有着高损耗、短期限的特点,销售成本巨大。

2019—2021年,百果园的销售成本占总营收分别为90.2%、90.9%和88.8%,其中存货销售成本(主要为水果采购成本)分别占销售成本的96.2%、95.2%及95.3%。

此外,百果园还面临着负债率攀升、主营收入来源单一等多重风险因素。

招股书数据显示,2019—2021年,百果园净利润率分别为2.8%、0.5%和2.2%,资本负债比率分别为25.8%、36.7%、53.5%。其中,2021年的资本负债比率创三年来新高,公司解释为主要由于短期借款增加。

产品类别相对集中,也是经营风险之一。

细分来看,2019—2021年,百果园大部分收入来自产品销售,同时从加盟门店获得特许权使用费及特许经营收入,销售水果及其他食品产品的收入占总收入的大部分,分别约占同期总收入的97.5%、97.6%及97.1%。

行业竞争激烈

百果园不是没有想过另辟蹊径突围。

此前,公司曾两度奔赴资本市场未果,IPO之路犹为坎坷。在江瀚看来,百果园上市的愿望很迫切,但是如何给市场一个满意的故事,目前看来并不容易。

多年来,为了在万亿水果市场站稳脚跟,百果园在渠道拓展上“卯足了劲”。

2008年,百果园筹建全国首家B2C水果电商平台——网上百果园;2014年,成立百果互动科技公司,为全面“触网”布局信息化;2016年前后,百果园加大入驻各大电商平台,发力线上销售。

“率先触网”带来了一定的成效。2017年7月,百果园宣布线上单月销售额超过1.2亿元,并且实现规模化盈利,2018年,百果园一度稳居第三方外卖平台水果类目销售第一位置。

但随着线上流量日渐退潮严重,流量见底、获客成本难度升级,百果园的线上声量似乎也在不断被侵蚀。

数据显示,2019—2021年,百果园线上渠道订单数量在总订单数量中的占比分别为19%、22%和23%。但占比逐年提升背后,百果园在线上渠道销售水果及其他食品的毛利率分别为2.8%、-4.9%和-0.3%。

对此,百果园解释称,线上渠道毛利率较低主要由于应对加剧的竞争。同时,线上销量的增长,附带而来的还有百果园的配送费用和包装费用的增长承压。

即便坐稳“水果零售大王”的头衔,百果园仍处于行业高速竞争中。据2021年水果零售总额划分,百果园仅占1.0%的市场份额。前五大参与者合共占3.6%的市场份额。

基于此,不得不转变思维的百果园,正在试水预期增长更快的生鲜赛道。

2019年,百果园宣布进入生鲜市场,由仅向付费会员销售高端生鲜食品转为向所有客户销售更多大众市场的大生鲜及其他产品,同时,上线独立生鲜平台“百果心享”;一年后,百果园又推出生鲜品牌“熊猫大鲜”,扩大更多生鲜品类产品。

△图源:百果园微博

“生鲜行业前有菜市场围攻、后有大型商超夹击。”专做社区生鲜生意的钱大妈CEO冯卫华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生鲜市场竞争激烈。

一方面,农贸市场在多年发展中已拥有稳定的生鲜供应体系,打破众多中间流通环节险阻艰难;另一方面,面对整合能力强大的连锁商超,社区生鲜在品类与价格都难以获得竞争优势。

不仅如此,不断涌现的社区生鲜新模式,互联网企业阿里、京东、美团等各类竞争者成为行业发展重要的一环。2015年以来,社区生鲜各类业态如线下社区店、互联网卖菜、社区团购等新业态崛起,赛道逐渐拥堵,竞争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