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穿越漫长的经济周期,需要这么做

发布者:三维推

2022-05-10 16:29:11

阅读: 1300

编辑导语:受疫情影响,我们迎来了漫长的经济周期:经济低迷、企业裁员不断……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个人如何才能让在低迷的环境中找到出路呢?本篇文章中,作者从四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感兴趣的小伙伴不妨来看看。

“又是一年五一劳动节,只不过这一年的北京连去餐馆吃饭都成了奢望。

抗疫第三年,疫情似乎还没有任何要好转的意思,国内经济依旧低迷,裁员浪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许多人工作了十几年突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不抱希望,不安与迷茫几乎成为每一个人内心的主旋律。

似乎我们都知道这将是一个漫长的周期,但该如何穿越这个周期却不曾有答案……”

以下内容,仅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一、开篇:寒冬已至

三年新冠疫情的反复,让许多商场,餐馆,工厂,电影院,健身房,酒吧,旅游景点等等构成城市经济的大部分要素悉数关闭;更让很多人从固定工作者,变成了灵活就业工作者……

2020年,疫情最严重的 2 个月,美团新增骑手 33.6 万人,饿了么新增骑手 24.4 万人,其中40%来自制造业工人

很显然,并不是疫情来了经济才开始下行,很可能是疫情到来之前制造业的用工荒就开始显现了。

曾经遇到过一位骑手,据他自己说,他曾经在杭州开民宿,也曾经坐拥几辆豪车。

无奈疫情期间民宿无人光顾,赔了家产还资不抵债,这才出来送外卖。

2021年9月1日正式实施双减政策,高途、好未来以及新东方三巨头教培机构陆续接连亏损。

至2021年的11月30日,新东方净亏损达到了9.08亿美元,同比扩大超过6倍;好未来净亏损为9940万美元,同比扩大127.98%。

至2021年10月30日,高途的净亏损就达到了10.45亿元,同比扩大12%……

双减政策的直接结果是——教培行业黄了,一大批教培行业从业者被裁员。

仅仅新东方,辞退员工近6万人。

穿越漫长的周期——个人内功修炼

裁员之后,这些人何去何从?

2021年12月22日,教育部发布最新公告:考研人数457万,比2021年报考人数377万人增加了85万人,增长率为23%,再度创下历史新高,成为我国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以来,增长率最高的一次。

穿越漫长的周期——个人内功修炼

这些人并不是凭空出现,在他们当中不乏有前面失业在家的教培裁员大军,也更有职场中晋升无望的职员,更有毕业即将失业的应届生。

疫情之下,几乎每一个人,都在寻找出路……

2022年3月,京东开启了毕业模式。

穿越漫长的周期——个人内功修炼

京东裁员不过是互联网大厂裁员潮的一个缩影,几乎所有互联网公司员工都免不了面对裁员的风险。

穿越漫长的周期——个人内功修炼

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直言,裁员比例低于10%,不叫裁员叫适度优化。

而且裁员并不局限于今年,而是连续三年,比例也可能一直是这个比例。

在企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不用考虑企业内部效率问题,寻找业务增长点更为重要。

而反过来,当企业完成野蛮增长进入平稳发展之后,更重要的事情是优化存量,尤其是人员优化……

简言之,你当前的岗位人脉为患,你该何去何从?

二、分析:三座大山

裁员并不是最可怕的问题,可怕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三座大山”——住房教育、医疗

以北京为例,想要在这里稳定发展,购房、养娃是基本配置。

而现在一套房的月供动辄2万起,一年的养房成本近30万。

而养孩子的成本,参考《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版》,北京和上海家庭0-17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分别为96.9万元和102.6万元。

而其中的主要开支是教育成本,也就是说平均下来每年养孩子至少需要5万左右。

再算上日常购物等基本开销,一个普通家庭在北京一年的生活成本大约是40万左右。

如果,好巧不巧还有一些身体疾患,还需要为了治病而花钱,这个成本可能还需要继续扩大。

住房、教育、医疗这三项支出中,教育支出最不可省,住房支出的关键是月供要够低,而医疗支出的关键还是要身体健康。

三、方案:内功修炼

表面上看,关键问题是,当前是否有足够稳定的收入能够负担起日常的开销,似乎只是钱的问题。

实际上,要破局包含三个维度:

  1. 充裕的现金流;
  2. 健康的身体;
  3. 持续增长的能力。

1. 充裕的现金流

充裕的现金流,并不是说手里有足够多的钱就好。

我们手里的钱还要维持正常生活,保证生活品质不至于过度下滑,需要让年收入减去年支出后能够负担得起1-2年的总开支。

为什么要这么算?这么做本身是为了尽可能有余量对冲潜在的风险。

一般来说,最基本的配置是存款足够支撑1~2年的基本开支。

按照上文的计算,在北京大概需要准备40-50万的存款用于支撑一年的开销。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开源节流。

(1)提高存款额度

要尽可能提高家庭存款总额度,保证家庭存款足以支撑自己半年、1年,甚至2年完全不工作。

(2)降低基本支出

关键是要让房贷降低到安全范围。当现有存款足够支撑家庭运转1-2年的前提下,如果在北京有公积金,可以考虑通过提前还贷的方式使月供接近于家庭月公积金提现金额,甚至要让月供略低于月公积金提现金额。

这里最重要的不是把房贷还完无债一身轻,而是要收支平衡(月供=公积金)

此外,要尽可能减少一些非必要的开支。

(3)谨慎理财投资

当前投资房产、股票、基金等等并无多少增量空间,但这并不是说就不没任何有机会。

在完成上述两项基本动作后,还是可以用闲散资金有条件进行一些尝试。

当然,最保险的投资动作是投资自己,读书、学习永远都不过时。

如果想要达到足够安全,可以将这个系数提高到3年,甚至5年。

前提是,能有一副好身体。

2. 健康的身体

《我不是药神》让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身体的重要性,更有很多人开始正视保险的作用。

虽然,我们不至于把自己锻炼成为一级运动员,但至少要让自己的身体足够健康,不至于需要额外投资。

一副健康的身体,至少需要完成三件事:保险、健身、体检。

(1)保险

一个三口之家,首先要为家里的主要收入劳动者购买保险,其次是次要收入劳动者,最后才是孩子。

而购买保险的次序,首先是重疾险,其次是意外伤害险,最后是寿险。

(2)健身

有规律的身体活动有助于身心健康,可以预防和管理心脏病、II型糖尿病和癌症。

每周保持150分钟低强度有氧运动,就可以保证改善心肺功能、更深层安静的睡眠、减少抑郁和焦虑症状,减少认知能力下降,改善记忆力,促进大脑健康。

控制好运动强度和频度,将体脂率和BMI控制在安全区间,就可以减少潜在的医疗支出。(参考:男生脂肪率:15%-18%;女生脂肪率25%-28%。男生BMI:22,女生BMI:19。)

(3)体检

依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2017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达429万,占全球新发病例的20%,死亡281万例。

全国每天约1万人确诊癌症,大多数人在40岁之后癌症发病率快速提升,80岁达到高峰。

肺癌为发病率、死亡率双率第一;甲状腺癌快速上升;死亡率排前的癌症主要是肺癌和消化系统癌症。

所以对于体检来说,除了定期体检完,需要根据自己的年龄和性别,做一些定向筛查。

3. 持续性增长的能力

截至2021年底,依照国家统计局相关报道,中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到2亿人,其中从事主播及相关从业人员160多万人,较2020年增加近3倍

主播从业人数超160万人,这说明低垂的果实已经不多了,这条路甚至有些拥挤。

与此同时,好走的路从来都不拥挤,只是太过于艰难,而对于每个人又有太多而不确定性。

关于持续增长能力方面,需要完成三件事:保持个人优势、发掘潜在优势、着手个人转型。

(1)保持个人优势:个人优势,决定起点

人生的规划,不是将每一个在专业上有造诣的专才都变成全面开花的全才。这种虚无缥缈的设想,恰恰容易成就更多的庸才。

更重要的是向着“新木桶理论”,让使自己的专长不断的叠加,形成足够长的长板。

然后,找到可以匹配的资源,整合到一起达成新目标。

就像罗永浩说自己,即便花再多的时间减肥发现也减不下来,还不如花更多的时间在自己擅长的事情上,产生的收益更大。

其实,这也符合“比较优势原理”,每个人都做好自己领域的专家,做自己擅长的事情,通过市场进行资源交换,获益的是每一个参与市场交易的人。

具体到个人身上,到现在这个年龄之后有很多事情已经来不及从头再来了。

首要动作是从自己的优势出发,借助优势弥补劣势的不足,均衡发展,甚至发掘出新的潜能。

拿健身来举例,胖子们(因为我是个胖子~)最差的是心肺功能,但通常腿都比较壮。

首先,借助有力的双腿进行长时间长距离的快走,以提高心肺功能,并将心率控制在140BPM左右;

其次,当快走时心率开始低于120BPM后尝试慢跑;

再次,当慢跑时心率开始低于120BPM后开始提高运动强度,如限速跑、竞速跳绳等。

最后,当身体开始适应规律运动后,开始补充全身性的力量训练,强健每一块肌肉。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起点一定是自己最具优势的部分。而后,借助优势带动劣势,最终达到均衡发展。

这样,才具备综合实力在新的领域进行单点突破。

(2)发掘潜在优势:潜在优势,决定增量

通常在一个行业里做久了,总会有一定的沉淀。你今天所具备的经验,很可能是一个外行人所需要了解的内容。

所以,在这个阶段需要发掘个人的知识变现能力,将自己的经验系统化的转换为课程。

几乎任何一种需要长时间累积的经验,都具备知识变现的可能。

比如,多年从事研发工作并且晋升到较高的职级,可以叠加毕生发展心理学,指导应届生规划职业发展;

常年健身并且在某个领域保持较高的运动成绩,可以叠加营养师、健身教练等相关知识,指导普通人进行运动;

业余摄影或剪辑小有收入,开班教学也不在少数……

当行业经验加上专业理论,距离自成一派开班授课就不远了。

(3)着手个人转型:个人转型,决定蜕变

当我们还在大厂里为了晋升而发愁的时候,身边有一些同事已经转行成了小店老板。

有开饭店做了老板娘的产品经理,前不久又开了几家连锁美容店,闲暇时间都在健身;

也有开饭店的程序员,投资2年回本,然后开了分店,自己在家休养生息,从此告别了半夜处理线上故障的脱发危机。

随着年龄的增长,稳定增长的只有年龄,每个人的终极岗位只有一个——投资人。

在公司里工作,作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每个人的归宿大概率就是一台功能良好的机器。

作为一台运行已久的机器,它的性价比总是赶不上一部新买的机器。

当公司业务发展趋于放缓,新的岗位越来越少,打怪升级的晋升路径就变得不在可靠。

这个时候就需要转型,不能再以单纯的个人优势发展为主,更要的是进行资源整合

在公司内,资源整合意味着从专家转为经理,整合团队资源,达成公司目标;

在公司外,资源整合意味着组织一群人进行一场活动,甚至一起工作——创业。

一名领域资深专家难找,但一名善于整合资源的经理人更难找。

个人转型,意味着你不再是曾今的那个“物种”。

四、结语:未雨绸缪

假若这一刻危机还没到来,就应该积极地行动起来。

疫情第三年,外部环境依旧没有好转的趋势,这一个周期可能远比我们预想的要更久。

穿越漫长的周期——个人内功修炼

用一位前辈的话说,永远要做好Plan B,甚至要有Plan B的Plan B。

在危机到来之前,准备多套备选方案,未雨绸缪以备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