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被真实的数据欺骗?

发布者:三维推

2022-05-25 17:52:39

阅读: 1539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我们会用一些数据来描述事实,那你有被数据所欺骗吗?本文作者从样本、口径、统计、结构和对比这五个角度分析了数据欺骗我们的小细节,感兴趣的童鞋一起来看看吧。

在日常的工作中,作为数据部门,我们常常说:数据就是领导力。

很多时候,如果工作中发生了冲突,站在A的角度有A的道理,站在B的角度,有B的道理,一上来讲道理是很难达成一致意见的。但是,讲数据是有可能解决分歧的,因为讲数据就是讲事实,事实只可能是一个。

然而,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就算数据完全真实,我们依然有可能被欺骗,今天就分享一些基本方法,避免被真实的数据欺骗。

一、样本谎言

样本谎言指的是,我们面对的客观对象庞大而复杂,在时间、成本、能力等因素的限制下,没办法做到全量测量,只能对抽取的样本进行测量。抽样的问题在于,如何确保样本能够代表整体。存在极端小样本或者无样本的例子:

  • 小样本:中国男足在世界杯漫长历史上仅仅输了三场。
  • 无样本:中国男足在02年世界杯后,再也没有输过一场世界杯比赛。

当然,这是段子,有些人说,我把样本的量尽可能多,不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其实不是的,耳熟能详是1936年美国大选,《文学文摘》杂志调查了240万选民,而盖洛普只调查了5000人,结果盖洛普预测成功。最大的区别在于,盖洛普是按照全部选民的人口结构,同比例进行抽样,样本虽小,但足够典型。

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种场景,是人为地选择性地扩大或者挑选样本,造成对信息接收方的误导。

举个例子,我参加软考,没通过,然后就跟周围人说,软考太难了,通过率甚至不到10%。这的确是个真实的数据。

但我没说的是,软考的弃考率非常高,只有不到30%的考生参加了考试,如果以参加考试考生作为基数,通过率就超过40%,并没有我所说的那么难。

面对一个统计数据,要有意识地确认这个数据究竟是整体,还是样本?样本在整体中的占比是多少、如何进行抽样的?对于想要表达的观点,样本是否有意义。

二、口径谎言

口径谎言,每一个指标都有其统计逻辑,在不知道背后逻辑的情况下,你以为你看到的数据就真的是你想的那样吗?就以现在新冠疫情为例,究竟新冠死亡人数,是die of 还是die with,两者的差距非常大。

在信用卡行业,在比较用户规模的时候,到底是发卡量、还是新增账户还是流通账户,背后的数据就千差万别。即便是相同的指标:新增账户,背后的口径也有非常多细微的差别,反映到数据上,就可能谬以千里。

在不了解具体口径的情况下,盲目根据数据进行判断,就容易掉入数据陷阱。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通过时间轴看趋势的时候,口径虽然没变,但是忽略了重要的变化因素,影响对数据趋势的判断。

举个例子,在分析不良率的时候,直接看数据,会发现指标持续降低,大家看了都很兴奋。

但是,如果你知道不良率=不良余额/贷款余额,你就会思考,不良率的降低,究竟是因为不良余额控制住了,还是贷款余额,把盘子做大了导致的?

如果是后者,那么,风险只是暂时掩盖了而已,不良率数字上的降低是存在欺骗性质的。

面对一个统计指标,需要注意的是,你得了解其中计算逻辑,以及哪些因素的变化可能影响数据的走势。

在使用指标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认:这个指标可以横向对比吗?可以纵向回溯吗?

三、统计谎言

平均数谎言常见于各类不专业的媒体,比如媒体会经常制造出类似“腾讯员工平均月薪7万”的新闻,很多腾讯员工直呼被平均,现在都成了段子。其实,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李克强总理说,我们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他们平均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

在分布非常不均匀的时候,用平均数试图描述每个人状况就不合适了,中位数或者众数更能体现真实的情况。另外,还有一种百分比谎言,比如某个专业的研究生,百分百进入大厂,大家惊呼太厉害了,但事实上,可能这个专业同一届毕业研究生可能不到5人。

平均数容易掩盖差距,百分比会掩盖规模,看到统计数据,要学会还原原始值、要学会看分布,多想想背后有哪些特殊情景有可能会扭曲事实。

四、结构谎言

刚毕业的时候我在房地产公司写市场报告,每周我都需要统计当周新房成交单价,进行环比同比,判断房价的走势。有一次,我发现当周的房价出现大幅下降,与当时市场行情相反,我感觉数据有问题。

经过仔细比较,我发现数据是真实的,造成房价波动的原因是当时郊区有个楼盘当天成交了大量房源,影响了成交新房的结构,导致全市的房价被拉低了。进一步可以发现神奇的现象,郊区的大盘和全市其他楼盘的房价都是上涨,但是整体成交的单价却是在下降。

一丁 | 如何避免被真实的数据欺骗

第一周一丁 | 如何避免被真实的数据欺骗

第二周

看表格就可以发现,郊区大盘的每平米单价从2.9万上升到3.3万,其他新房的单价从4.8万上升到5万,整体却从4.5万下滑到了4.3万。这就是著名的辛普森悖论,总体结论和部分结论恰好相反。这提醒我们,要警惕总体结论,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分组查看具体细致的数据

五、对照谎言

数据是要有比较才能看到问题的。但是,有时候我们一些不恰当的对比,反而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典型的例子,比如美国和西班牙交战期间,美国海军的死亡率低于同期纽约市民的死亡率,从而论证士兵更安全。

但事实上,用体格健壮的年轻人的死亡率和包含病人、老人、婴儿的居民死亡率对比,本身就不合理。在做数据分析工作的时候,无视行业周期性波动就会犯这类问题,拿3月份的业绩和春节的业绩进行对比就不合适,用有双十一的业绩和其他月份比也不合理。

当然,这些只是非常明显的例子,还有很多每个企业细微的差异,比如在做竞品报告的时候,选取对本公司最有利的时间节点、城市区域、价格区间等等,会让人产生误导。

除此之外,我们在可视化的时候,其实也会有类似的问题,尤其是Y坐标轴刻度,很容易影响判断。

以下两个图其实数据完全相同,但是Y坐标轴不一致,呈现的信息就不一样了。

涉及数据指标之间比对的时候,必须注意是否存在隐含的条件是有利于其中一方的,比对的双方是否真的有比较意义。

六、小结

以上分别从样本、口径、统计、结构和对比五个角度分析了一些常见的数据欺骗我们的细节,如何避免被数据欺骗,除了上面的应对方案外,还有一些基本的方法:

1. 数据从哪里来

凡是不给出确切数据出处的,需要提高警惕,基本不可信。如果有确切出处的,多想想提供数据的是谁,站在怎样的立场,很多时候,提供数据方的立场会决定数据的样本、口径及呈现方式,英文中有一个词“Half-truth”,即给你看的部分是真的,但它只是事实的一部分。

很多时候我们常说要增加信息源,就是为了避免单一信息源导致的认知偏差。信息多了会有冗余,但冗余也可以避免出错。

2. 漏掉了什么

本质上来说,每个数据对于客观分析对象,都只是一个要素,在系统思维中,除了要素,我们更要关注各个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

指标是怎么算出来的,相关的指标有哪些,指标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是否遗漏了某个重要的因素?

这就是一种公式思维,用数学公式,来表达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进而关联地看问题和数据。

3. 合乎情理吗

人的天性容易被那些超乎寻常的事物所吸引,不管是媒体上的信息还是很多报告,常常也会因为需要亮点而制造一些异乎寻常的数据。

面对数据的时候,可以尝试将数据放在更大的时空来考量。因为更大的时空提供了基本的信息量,也就是常识。

对于关心的领域,要有足够的常识和判断力,判断力到了一定程度,有一些坑,可能在不经意间就已经绕过去了。

4. 保持敬畏之心

我们的知识、智慧所限,我们能试图破解的系统是有复杂度上限的。

面对看起来非常客观的数据,我们能做的就是猜测、验证、迭代,做任何决策的时候,始终要保持谦卑和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