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剑文学又火了!文学梗竟是流量密码?

发布者:三维推

2022-05-10 18:06:49

阅读: 1359

素材来自网络

下午好啊友友们,这里是头条哥。

家人们,无语住了。咱就是说,头条哥睡一觉起来,互联网怎么又生出了个“贩剑文学”啊?

乍一看,这个贩剑文学有点像:

土味情话豪华/pro/plus/max版 

和传统土味情话不同的是,它一定要在土的同时,能小小地激怒一下你的朋友。要能够立刻让对方进行一个,无语/想骂人/想绝交的大动作……

01

《我的心为你燃烧》

👇

《父爱无声》

👇

《难眠之业》《愿赌服书》

👇

《我很危险》

👇

《你一个顶十个》

👇

《你的一生》

👇

《标点符号的妙用》

👇

《贵人》

👇

 02 

而网友们对此也是喜闻乐见:“管你看没看懂,玩就完事了!”

虽然被骂了很惨 但是真的好好笑 哈哈哈哈哈哈

 03 

虽然头条哥到现在还没弄懂,这些贩剑的套路 和文学到底有什么关系?但是经历过互联网的: 废话文学、咯噔文学、 娇妻文学、林黛玉发疯文学 等等一系列狂风暴雨的洗礼之后, 头条哥悟了:

原来这种逻辑上有点错乱,甚至令人费解, 但表达上程序化、极易模仿的口癖和套路, 现在在互联网上统称为xx文学

就好像一切有特点且成体系的语句, 在头条哥的选题里都可以叫做文案。

 04 

那为什么“XX文学”的梗、段子会不断涌现, 并且自带流量密码,飞入日常用语中?

头条哥认为,要明白一个东西为啥能火,还要从它受众的心理上找原因。各种文学梗的使用者大多是Z世代的年轻人, 文学梗则更像是这届年轻人戴上的情绪面具。

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提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格面具。每一个人格面具都有适宜的情境。Z世代从小就生活在现实和网络两个世界中,早已习惯真实世界与线上世界的“平行”存在。但线上世界与真实世界相比,能为Z世代提供更多元化的空间,让他们得以展现出更丰富的人格侧面。

同一个年轻人,在面对家人、朋友、恋人、同事和网友时,可能会使用完全不同的语言风格。

就像贩剑文学的使用场景大多是“和关系亲密的人开玩笑”,表现的是抖机灵、找乐子、甚至有点贱的快乐情绪。微信聊天则提供了一个戴上情绪面具的机会, 让这种在面对面交流中显得难以启齿的表达方式, 在网络中被视为“得体的发疯”。

 05 

头条哥觉得,既然文学梗在当下时代大行其道,品牌也可以借势进行一些文学梗的营销。并不是为了借势而借势,而是为了更好把握年轻人的情绪和思维导向。

 

《纽约时报》的丹·施瓦贝尔(Dan Schawbel)说过这样一句话:

“如果沟通不能在‘5个词+一张大图’的模式内完成,就无法成功吸引这一代人。”

在极短时间内、用极简文字传情达意,被称为“微观策略”。无数言简意赅、饱含情绪的“梗”,正是这种“微观策略”的具体体现。用通俗的话说,品牌想要传达的信息,最好能让Z世代一目了然,也就更加容易被接受。

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生活的节奏快,各类流行现象潮起潮落,日新月异,很难说什么样的营销策略是品牌真正能够长久使用的。广告人们唯有发掘现象背后的本质,才有可能真正获得Z世代受众的心。

 今日互动 

贩剑文学,你学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