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块和500万的广告投放 核心玩法有多大区别?

发布者:三维推

2020-11-27 10:16:06

阅读: 1960

广告投放、线上营销,转化率和ROI(投资回报率)一直是核心痛点,大平台鼓吹的按效果付费水深门槛高,真实效果依旧让人担忧。投好了活动爆棚业绩翻翻,投不好轻则奖金全无KPI垫底,重则卷铺盖走人。

其实,做好投放策略、用对营销工具,远离盲目推广并不难。

曾几何时,我们投广告,只需要砸钱买户外大屏、电视台报纸硬广,或者做做活动发发新闻和传单就完事了。(暴露年龄了)

随着互联网经济兴起,广告投放这个词儿越来越专业,也越来越复杂。

有人说2020是广告按效果付费元年,靠推荐算法上位的头条系就是其中代表者。

网络投放从传统的曝光到点击再到效果营销,可以说,网络广告的发展已然进入了半买方时代。

然而,双11“风波”过后,网上冒出一股传言:字节跳动旗下的巨量引擎将在12月下线CPA付费板块,按效果付费将成为历史。

巨量引擎的效果付费宣传

Tips:所谓按效果付费,就是让广告主不是按照广告投放时间来付费,而是按照广告投放后带来的实际效果,就是实际的用户数量或是量化的潜在客户来付费。

不知道这个传言是否与《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中有关“大数据杀熟”方面的内容有关。

双十一的前一天,本来是几大巨头摩拳擦掌大赚一场的时候。一纸《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出台,12小时内,互联网科技股近一万亿港元市值蒸发,当天阿里、京东等巨头股价纷纷大跌,美团更是暴跌13%。

关于字节巨量方面下线效果付费功能的传言,熊叔我目前还没有找到官方说法,本着不造谣不传谣的原则,不做评论。

 

▲自己把控效果最靠谱

那么,假设没有按效果付费的投放模式,我们怎么做到广告精准推送?如何保证用较小的推送成本得到较高的转化率?

比如:一般的小金额投放买量,一次性投放看效果就完事了,比如:在抖音投500块抖+,稍稍选择投放模式直接付款就完事了,最多看看数据表现,为下次投放提供依据。

但是,大规模的互联网投放,如何保证转化率和ROI?要知道这年头没人会不计成本一股脑把钱砸在某平台了。

举个例子:某企业针对自己的50万会员做一次线上营销活动

渠道:短信(注册会员,已有手机信息)

目的:引导转化(付费购买)+唤醒促活

投放思路:A/B测试——样本结果分析——确定最终投放方案——全面投放

使用工具:短链接生成、智能跳转(限制跳转)、数据分析

一般来说这样的大型线上营销分为几步:

1、基于活动目的和用户分析,策划活动主题内容及页面、文案。

2、根据活动主题及短信渠道特点编写推广文案A、B、C(及导流短链接)

3、A/B测试环节:抽取用户样本针对A、B、C三条文案做推广测试,数据分析比对后得出最佳推广方案(包含发送时间、打开率、转化率);

4、用最佳推广方案执行全面投放。

看起来很简单的一套流程,具有目的明确、策略清晰、数据支撑、效果可预期等诸多优势,简单易用提升ROI。

在这个案例中,推广渠道是手机短信,众所周知——短链接与短信是最佳伴侣(短信因字符限制、收费原理注定了与长链接无缘),而三维推短链接工具,具有全国连通性高、高并发跳转快速稳定、无门槛数据统计分析的特点。

毫不夸张的说,三维推短链接是短信营销的最佳助力——仅全国稳定快速打开这一点,就已经是行业领先了。

前不久,就连“鹅厂”自己的url.cn 短链接也因遭制裁在国内部分区域无法打开。试想一下,自己花了真金白银的广告投放,发到用户手机上打不开,这比花钱打水漂还悲催。

 

 ▲A/B测试详解

A/B测试名词解释:将一条广告分成文案和素材。不断的进行ab测试控制变量。然后优中选优,最好的素材和创意组合产生最好的效果。

三维推的限制跳转及智能跳转功能,更是A/B测试利器。

 

先说明一下A/B测试的目的——广告拆解,元素组合,由中选优

基于上文案例中的A/B测试操作,通俗来讲:

根据推广主题内容编写ABC三条短信文案,选定不同的时间和用户分类,根据抽取样本分别测试发送(如总量50万条,测试中选取3千个用户,每1千人对应1条短信文案),使用三维推数据分析工具得到每条短信附带短链接的打开率,结合活动最终落点(付费、购买等),得到3条短信对应的3种转化率结果,孰优孰劣一眼便知。

短信发送内容确定后,还可以有意的在不同时间段继续发送给新的样本用户,结合三维推智能跳转工具,得出用户地域、操作系统、访问环境、打开时间的具体数据,为最终全面投放方案提供更明确的数据支撑。

▲总结

以上短信推广案例中,共涉及到5种三维推营销推广工具

1、短链接生成:短信推广必备,节省成本提高连通性,展示更清爽,域名更可信,提升用户体验及打开意愿。

2、数据分析:一条原链接生成多条短链接用在不同测试和推广渠道,精准分析每一次推广数据。

3、限制跳转:在A/B测试中针对某一类用户做精准测试(地域、手机系统、访问环境),排除其他干扰项。

4、智能跳转:在深度A/B测试中,根据用户分类(地域、手机系统、访问环境)分别匹配不同的原链接,如:苹果和安卓、微信和浏览器分别跳转到不同的页面,避免一些用户体验和系统限制方面的问题。

5、专享域名:如果企业自身拥有已备案的域名,可以在三维推上传,生成自己专属域名下的各种推广链接,有助于提升品牌效应,不受他人非正当使用公用域名造成的不良影响所干扰。